在线下单预约时间,骑手小哥上门取送——24小时便利店品牌便利蜂近期推出洗衣服务,覆盖京津等地200余家门店周边的社区及商圈。无独有偶,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也在部分门店悄然上线生活服务馆,提供洗衣、理发、维修、配钥匙等便民服务。
新零售时代,便利店、连锁超市走向本地化,搭载更多接地气的社区服务成为一种新趋势。不过,在转型“一店多能”的同时,也应避免盲目扩张导致多而不精的情况,吸取国安社区折戟的教训。
上门服务 便利店“走出去”
成立两年多,如今便利蜂在北京已跻身主流便利店行列。近日,便利蜂继打印服务后,又推出洗衣服务,目前已覆盖超过200家门店周边的社区及商圈。在已经开通服务区域,打开便利蜂小程序,点击“便利蜂洗衣”按钮,就可以进入预约界面。下单后,骑手会上门收取衣物,约在3天至5天送还。
记者登录发现,目前便利蜂洗衣实行全场7.6折、订单原价满50元免运费的促销活动。以风衣、西裤、短款雪地靴为例,原价分别为47元、17元、87元。与互联网洗衣相比,目前便利蜂的价格较为便宜,如果算上折扣价,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盯上服务消费这块大“蛋糕”的新零售业态不止便利蜂一家。在盒马鲜生十里堡店,包含洗衣、改衣、鞋包护理、名表维修等服务的匠心工坊已悄然出现。这家第三方洗衣品牌在北京已有多家连锁店,此次入驻盒马鲜生后同样提供上门取送服务。从价格看,匠心工坊价位略高于便利蜂、e袋洗,如长款风衣清洗价为70元,普通风衣也要55元。
一店多能 拓展服务消费
据业内介绍,目前日本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多达1000多种,包括零售、公共、金融、健康等服务。将便利店打造成服务项目更丰富的综合基础设施,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北京的情况看,随着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便利店早已不限于单纯零售。去年10月,本市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这种“一店多能”的尝试收获不少好评。如今,随着洗衣服务等功能的拓展,便利店、商超等零售业态更充分地挖掘出服务消费的潜力。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洗衣服务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刚需。有数据统计,洗衣旺季时一家互联网洗衣平台一天订单量可达10万件,但仍有很多消费者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便利蜂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洗衣、共享单车、门店打印,未来跟品质、便利相关的业务我们都会尝试。”
从4月中旬试营业到6月中旬,便利蜂的订单量周环比增长已超过160%。
盒马方面没有向记者透露生活服务馆的经营数据。而通过调查,记者得知消费者对新开设的便民服务比较满意。“上次就在他们家洗的衣服,优惠价59.9元可以任意洗两件,感觉洗得很干净,所以这次又来体验9.9元洗鞋子。”市民安女士说,“比起纯互联网运营的模式,还是有实体门店的更放心。”
谨慎扩张 吸取前车之鉴
依托门店区位优势,挖掘并抓住周边社区居民需求,越来越多连锁便利店、商超从过去功能单一化转型为“一店多能”。然而,多业态的拓展也让企业自身经受重重考验。一度被称为社区商业扩展“急先锋”的国安社区,在今年5月已全面收缩,前后只有短短3年时间。
市民马女士反映,国安社区之前也有上门取送的洗衣服务,她还专门购买了洗衣卡。今年5月,国安社区通知用户停止线上业务。最后洗衣卡还没用完,那家门店就关张了。目前,国安社区app仍可在应用商店下载,但里面仅有部分到家服务,其中保姆月嫂等服务仅可在线免费咨询,无法下单。
“国安社区前期的战略贪多求大,没有认真考虑过社区居民的需求,也没有特色商品,无法吸引客流量形成高黏性用户。”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表示,消费者的刚需一直存在,但是摊子铺得太大,难免出现多而不精的情况。
此外,不同类型的生活服务也有自己的行业门槛。在社交网站上,针对互联网洗衣服务“洗不干净”“洗坏贵重衣物”“串色”的吐槽屡见不鲜。曾火爆一时的诸多洗衣o2o平台也从2017年开始日渐式微,如今仍存活的屈指可数。
据了解,目前便利蜂洗衣采取的是直营模式。匠心工坊则在洗衣门店中搭载改衣、修鞋、配钥匙、修表等多种便民服务平衡成本。机遇与挑战并存,社区商业仍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记者 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