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有序复工复产,尽快复苏经济,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来看,启动消费,以消费回补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发力点,正在成为共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等各个环节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措施。
消费是经济强劲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疲弱,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但是如何启动消费,如何找准切入点,从而事半功倍地撬动消费,却需认真权衡。前几天,上海市的主要领导走访了喜马拉雅、b站、小红书等位于上海当地的互联网经济标杆性企业,对新经济、新消费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坦率地说,上海市此举颇具深意。
很明显,以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在此次抗疫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线下经济实体因疫情而面临重大困境的时候,新经济却在逆境中爆发出强劲的动能。它们维持了疫情严重之时物流的有效运转,保障了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还大量吸纳了因疫情而暂时待岗的员工。即便在武汉这样的重点疫区,互联网新经济也从未中断,线上超市、线上培训、网络直播等诸多新经济业态,使得“宅经济”空前活跃,有力促进了疫情期间的稳就业以及社会稳定。
应该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新经济、新消费在疫情期间爆发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不仅凸显了它们在非常时期对于经济社会的巨大价值,也预示了复苏经济、深化发展的巨大空间。“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启动消费以及消费回补,不应单纯地视为传统消费的简单重复,而应将之看作是企业升级、拓展以及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难得契机。
实际上,不少企业已经有所行动。近日,美团就将其在疫情期间推出的“春风行动”进行了进一步升级,通过外卖佣金返还计划、酒店旅游业商家经营补贴等举措,借助互联网企业大数据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助力企业平台上数百万商户复工复产,共同促进消费需求的快速回暖。而与企业相对照的则是,有的地方政府也敏锐看到了发展机遇,比如重庆市就迅速出台了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的相关措施,大力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这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不约而同的动作,无疑显示了新的发展趋势。
2019年,我国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约8.52万亿元。如果加上网上服务性消费,网络消费的规模将更大。但是目前,依然有80%的服务没有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国不缺乏消费需求,此次疫情逼迫、催生出大量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更加习惯了“宅经济”。这都是显而易见的潜在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如能善加引导、扶持利用,不仅可以强力撬动疫情之后的消费,加快经济复苏,更能够让嗅觉敏锐的相关企业以及地区,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韩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