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它属于行为经济学的范畴。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如果你是喜欢读书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这个关于心理账户的故事。如果你在去听音乐会的路上丢了200元购买的门票,你还会再花200元购买一张门票去听音乐会吗?如果门票还在,但是却丢了200元的电话卡,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
调查结果显示,丢了门票的情况,大部分人都选择不去听音乐会了;而丢了电话卡的情况,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听音乐会。同样都是丢了200元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非常不同的选择呢?
如果从经济学,沉没成本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不管丢了200元的任何物品都是一种沉默成本,都不应该影响你听不听音乐会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不够好,请继续向下看。
预期和心理账户
预期,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对未来的估计。我们经常会听过一句话:知足常乐。说的就是要知足,要放低预期,这样你的心里就会开心很多。这句话讲的就是预期和心理账户的问题。
其实,在股票买卖过程中,我们买入之前,通常会建立一个盈利的预期——大概这一笔下去,持有多久,会涨多少,赚多少钱,心里都会有想法——这个预期赚多少就是我们的心理账户。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买入股票之前是否建立了这么一个预期,或者说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应用
我们先看一个心理账户的案例:
一个朋友说,有人设置了一个每年若干元的慈善基金账户,如果运气不好丢了钱,或者被人骗了钱,就直接从那个账户扣款,年底再将此账户中剩余的钱捐出。正因为这个账户的存在,即使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保持好心态。
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不妨来听听我的故事。
我自己每个月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支出计划,但是在所有能想到的开销之外,我另加一项——意外开支。自从有了这个意外开支,如果出现意外的情况要用钱,我就从这里面扣除。这样子做下来,感觉生活更轻松了,不至于意外发生时,慌里慌张的为借钱发愁。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个人投资者不会止损的现象。
我碰到很多散户炒股做短线,赚了一点钱,几天就跑掉了;亏了钱,拿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都不卖,结果越亏越多,甚至出现退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他买入的时候,只建立了盈利的心理账户,而没有建立亏损的心理账户。而那些短线高手,连续止损三单五单,心态依然良好的原因就是他们建立了预期亏损的心理账户。
所以,如果你想要短线投机交易,赚快钱;就必须在下单之前,盘算好所有的可能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既要建立盈利的预期和心理账户,又要建立亏损的预期和心理账户;这样你在赚钱的时候,可以淡定的离场而不过度贪婪;在亏钱的时候,可以镇静的割肉而不恐慌。
最后的思考:仔细思考,心理账户应该是一个心理学的范畴,在经济行为上适用,在其他行为上应该也适用。我听到过有的情感心理学家,提出过情感账户的问题,应该来说是类似的心理现象。因为本篇重点讲的是话题,就不再过度的展开,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自己找相关书籍来学习提升。
我认为,正确的认知事物,合理的预期未来,建立恰当的心理账户,这样才能赢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