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创新的过程需要“异想天开,也需要跨界融合。”
疫情汹涌起伏的这几年,消费逐渐疲软,益生菌市场却逆势增长。成长为一个千亿级赛道,行业龙头和新消费品牌,纷纷入局。面对激烈的竞争,新消费品牌如何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就上述话题,连界资本董事长王玥与每日的菌品牌创始人兼ceo杨敏展开对话。
每日的菌品牌创始人兼ceo:杨敏maggie
杨敏,每日的菌品牌创始人兼ceo,2022年胡润u30上榜者,曾供职于乳企大厂有丰富的功能酸奶品牌管理经验,对于益生菌产业链有深度的理解,对中国新消费趋势也有过人的前瞻能力。
01/牢牢把握“产学研用”中“用”的环节,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链接产业上下游
王玥:简单的介绍一下团队?同时,每日的菌在行业里是什么样的角色和定位?
杨敏:我们团队是以消费品的思维在做生物科技,我是在消费品领域成长起来的,而像我们另一位联创是来自于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科学家,他便给我们产品带来了很多微生物底层的硬科技,引进和融合了很多全球领先的新型技术。
中国微生物产业链其实整个上游发展至今,是有非常多优秀技术储备的,我们是在“产学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商业化转化的一环,就是“使用”,我们既有生物科技的背景,所以会和上游的高校一起,专研探讨学术研究方向;一起推进新型菌珠的开发,包括临床实验的循证,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和有效果。我们非常了解前端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出发,去定义和交付出一个好的凯发k8网页登录的解决方案。
王玥: 客户在这个品类中有哪些更具体的需求吗?比如他们吃益生菌的场景是什么?
杨敏:消费者意识形态中,对于“益生菌”还是很模糊的。并不会清晰的要求益生菌能给他带来什么。消费者只会对自己的痛点有需求,比如便秘、腹泻、甚至是睡眠、情绪、肠胃调理等等。我们会去调研这些需求从里面,从高到低分别是什么?而益生菌作为核心功能原料,可以切实解决哪些问题。比如说长期居家,会带来情绪不稳定、焦虑、焦躁的问题,那我们会去研究益生菌在稳定情绪、改善情绪甚至是优化睡眠质量上,是否有效,并且是比其他的功能成分带来更好的效果。
02/抓住时代机遇和风口,坚定创业信念,持续构建多点技术壁垒
王玥: 当时是什么动力让你决定这个事儿不在大厂里面干,要出来创业?
杨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看到的就是全世界。而我就是在大厂的平台中成长起来的。但大厂更多的战略重心在于管理,在于稳定不出错,而非创新。而新时代的创新,需要跨界融合、异想天开、更需要前端行权一体化(执行和权利),而大厂缺乏了这样的机制。所以当我想做的事情,在大平台中实现不了;而我坚定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的解决问题。那我内心就会有一股力量在召唤我。所以我选择出来创业,开拓一个全新的平台。
并且,我认为“全民创业”时代,对于青年创业者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有很多政策在支持、并且消费需求足够丰富;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王玥:你觉得同国外比起来,目前中国的益生菌产业发展在处什么阶段?有什么相对的优势?还能从哪些角度去突围?
杨敏:国外最主要是有时间优势。核心菌株会带来核心的竞争壁垒,国内的企业虽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目前大家都在持续不断的去增强专利菌株的竞争。
我国的益生菌研究和产业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大大缩短了和国外的距离。国内的菌株从本土化来源上看,比如基因吻合性、菌食同源上、水土体质适应上,都更适合国人的体质,目前很多研发也是往这些维度上看。目前整个国内的益生菌产业集群也在开始逐步的实现替代进口,中国是很有机会跟国外的企业同台竞争的。
王玥:每日的菌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最底层是微生物的创新,那技术壁垒在哪?
杨敏:我们的核心是多点壁垒,而不仅仅是单点,比如在大部分新锐品牌还在选用进口菌株的时候,我们深入到了菌株筛选中,并率先选用了本土的“东方之菌”,它来自四川发酵豆瓣里面提取的一株新型的菌株。相比传统的厌氧菌,它更耐氧气,并且在靶向肠道功能的数据上更加显著。
第二,我们从消费者使用场景出发,引进的超微纳米冷压技术,不是胶囊也不用冲泡,更好的解决了消费者的依从性问题。在口味上,我们推出了多种果味选择,0蔗糖添加,更健康的配料表等,做到更轻松好吃,提供了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第三,我们的产品已经在著名的三甲机构做临床实验,不仅从菌株,还是到剂型配方,从生物科技本身,再到整个物理工艺,都已经构建起我们的壁垒,相当于我们是从整个供应链上,去实现的端到端的创新。
目前我们专利研发的活菌保鲜舱,可以保护活菌片在两年的货架期内,做到满满的活菌保存。并且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常温下可高达98%的存活。目前我们正在三甲机构进行临床实验,未来会进一步扩大临床范围。
03/大胆假设和求证,在每个环节反复打磨和试炼
王玥:这个赛道出现了行业龙头和新消费品牌一起抢夺市场的局面,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杨敏:我们最早期的时候,涉及到非常多交叉学科的创新,比如说新材料、精密仪器、物理学科,生物学科等等,在不同的学科里面,都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当我们想把不同的学科糅合在一起,并且去发表一些新的意见时,就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自由畅想,大胆假设,然后仔细求证。
04/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拓展产业应用场景的边界
王玥:目前益生菌已经从肠道免疫健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场景。你觉得在未来几年益生菌会有哪些场景应用有更大机会?
杨敏:我们对于商业趋势的判断,主要看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看消费者,比如去年统计的,消费者希望改善的健康问题排名第一的是睡眠问题,第二是免疫力,然后是肠胃健康,后边还有体重管理、护肤美颜等。
第二个维度,看益生菌可以带来哪些有效的凯发k8网页登录的解决方案。率先去看临床数据,那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三分之一的成果都是跟肠胃道健康相关的,10%是跟有口腔健康、女性妇科有关,这些都是目前在临床水平上有不错研究成果的,我们就会结合市场需求交付一个凯发k8网页登录的解决方案。
未来,每日的菌会更关注精准营养。根据国人对于肠胃功能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人群的细分产品。比如我们现在有针对饭后健胃消食的、针对餐前热量控制的、改善便秘的等等。除了这些广普的人群需求以外,还有银发族,还有需要临床营养支持的人群,就是特医食品,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王玥:前一阵媒体上关于益生菌的争议,有媒体把它形容成一种智商税,您是怎么看待这种争议的?
杨敏:有一点以偏概全,比如说益生菌可以包治百病,这个定性肯定是错误的。首先益生菌在临床上已经可被验证的循证是有限的,它不是包治百病。像肠胃道健康、肠脑轴相关的研究,这个领域有科学依据的,就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的前提下,去定义益生菌能做到什么类型的功效。
王玥:因为益生菌有极强的生物学背景,但行业的标准实际上跟市场的发展是不匹配的,你觉得将来行业标准,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或者协同?
杨敏:不同的菌珠,它在临床过程中起效量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起效量,必须要达到一百亿,有些起效量,可能十亿就可以。所以很多普通食品的实际添加量,有没有达到起效量,是不确定的;再加上肠道存在多样性,就算补充了一样的数量,大家的体感也是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首先,生产添加过程中,最基础的是添加达到起效量;第二是过程的活菌保存,整个货架期内,活菌衰退到最后,产品中益生菌的含量还有多少?这个也是需要去保证的。
目前我们在做临床,这是一个时间长且高投入的事情。但我们在早期就已经坚持推进三甲级的临床实验,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科技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要保证产品的绝对安全以及有效果和体感。未来我们依然会持续去推进更大样本量的临床。以科学为基础,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王玥:你认为每日的菌在整个企业生命周期里处于什么阶段?
杨敏:我们在学步期。学步期是我们明年最重要的一个周期,是不是可以走出一条适用于全新时代下新锐品牌的发展道路,这个很重要。在功能性食品这个未知的领域里面,至今还没有领头效应,我们要去探索,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我们重要的课题。
关于创新:
杨敏:旧要素的新组合。首先,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是持续不断的,所以新消费,是值得持续投入的。其次,创新需要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和跨界融合。 以消费者为中心,把丰富的、优质的、旧要素进行全新组合,交付出有价值的产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