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2月19日消息(记者任重 通讯员白旭平)“兴县杂粮的出路在于‘特’和‘优’。我们围绕‘特色牌’做文章,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持续打好组合拳,逐步走出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在“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消费助农对接会推介致辞时表示。
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在发布上致辞(央广网发 高万军 摄)
12月19日,山西吕梁市兴县在省会太原举行“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消费助农对接会,旨在把兴县杂粮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杂粮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有思想的本土市场经营主体,提升兴县农副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声誉形象,真正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兴县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杂粮生长,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全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出谷子、荞麦、玉米、高粱、绿豆等各种优质农作物。目前,全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产量1.8亿斤。
近年来,兴县围绕“特色牌”做文章,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持续打好组合拳,逐步走出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其中,认证绿色杂粮产品73个、有机杂粮产品54个、无公害杂粮产品4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2个;共有省级龙头企业8户、市级龙头企业17户,年生产能力8000万斤;产品销售到全国29个省,出口美国、日本,总销售额3.5亿元。
小杂粮正成为兴县的一张金色名片(央广网发 兴县融媒供图)
此外,兴县去年还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签约合作,共同建设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试验示范和种子基地,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建设种业示范基地5000亩、绿色杂粮基地20万亩,新培育的“中谷19”在第二届中国(伊川)谷子产业创新发展暨小米品鉴大会上,荣获商品品质、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三个奖项的冠军。
本月初,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的“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发展合作高峰论坛暨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兴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杂粮之乡”称号。
据介绍,为了打破兴县杂粮“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推动杂粮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兴县建成了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转分拨仓库和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引进电商企业11户,开设线上本地产品特色馆5个,在省内外开设30余个农产品线下体验店,重点打造7个企业品牌,而乡村e镇的电商销售额也于今年突破1亿元。
与会人员在兴县农特凯发k8官网下载的产品展示区前驻足(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本次对接会上,10家企业被授权使用“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异地7家大型商超与兴县本地龙头企业签订供应链合作协议,总签约金额2.05亿元。
“兴县将坚持对内延链条、提品质,对外创品牌、树形象,坚定走好品牌强县道路,全方位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全力推动‘兴县杂粮’品牌做大做强。”乔云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