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征信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信用风险,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按服务对象分为信贷征信、商业征信、雇佣征信以及其他征信。信贷征信主要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商业征信主要服务对象是批发商或零售商,为赊销决策提供支持;雇用征信主要服务对象是雇主,为雇主用人决策提供支持;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征信活动,诸如市场调查,债权处理,动产、不动产鉴定等。
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发放。2015年1月5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管理和华道征信,八家机构在各自领域拥有数据资源优势。
信用要定量化只能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储存,所以征信业的整个产业链都是围绕数据而展开的,产业链的最始端从数据源开始,个人和企业产生了原始的信用数据,这些原始数据储存在平台型企业或者相关政府部门的数据库中,形成了大量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包涵了大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情况。
征信服务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属性,而且随着市场对整合数据越来越高的需求,征信行业在2020-2025年会继续经历扩张、并购整合的阶段,预计在2022年后征信服务行业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
根据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征信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中国征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数据库目前已经接入了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目前,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成为全球收录自然人数量最多的征信系统。市场主导的征信服务主要是指2018年5月成立的百行征信,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机构,其股东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8家市场机构组成。目前已接入了600多家机构的信用信息,推出了个人信用报告等3项征信服务产品。
个人征信业的对外开放正在加速推进中。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可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来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承诺向外资开放部分金融业务,征信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征信业的对外开放步伐日益加快。2016年1月,人民银行和商务部联合发文,明确了外资设立征信机构的标准。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征信、信用评级服务、银行卡清算和非银行支付的准入限制将大幅放宽。由此可以预计,我国个人征信业也即将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从我国征信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看,我国征信市场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最初时是市场自主发展,但是,由于当时许多市场化征信机构缺乏公信力,难以解决相互信任问题,一直无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为迅速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出面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建设,政府在此期间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规要求,大力推动征信市场发展,丰富市场主体,目前逐渐形成公共征信机构与市场化征信机构并存、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局面,中国征信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征信服务发展状况
1、征信服务行业发展规模
图表:2019年我国征信服务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统计
想要了解更多征信服务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征信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